“我希望通过这些美丽小鸟的图片,传播科学知识,讲述自然故事,倡导生态道德,弘扬绿色文化……”11月18日晚,作为一位执着于用镜头保护野生鸟类的摄影家,包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鸟类学兼职教授、中国鸟类图片馆馆长聂延秋在丽水举办了一场题为“美丽中国·生态摄影”的主题讲座。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鸟类学会观鸟摄影委员会负责人、世界宠物协会鸟类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内蒙古鸟类摄影协会名誉会长……今年67岁的聂延秋有着一长串与鸟类保护和摄影相关的职务头衔,但他的本职却是一名眼科医生。作为圈内赫赫有名的“鸟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观鸟、拍鸟至今已有近40年,先后记录拍摄中国鸟类1300余种,出版了《包头野鸟》《内蒙古野生鸟类》《乌梁素海野生鸟类》《中国鸟类识别手册》四部鸟类学个人专著。
“我希望尽可能让更多的人在欣赏这些美丽小鸟的过程中,丰富知识、得到启示、产生联想,在不知不觉中对生命的理解得以升华。”在当晚的讲座中,聂延秋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及上百幅鸟类作品,从生态摄影的概念、含义、创作原则、价值取向、核心思想等方面入手,系统地与观众们分享了他对于生态摄影的理解。
聂延秋表示,生态摄影要有一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初心,永恒的追求就是自然之美,因此,不能利用人类的智慧和只有人类所掌握的科技手段,采用强迫或诱导的方式,去拍摄物种、生境在非自然表现和特征下的照片,或者创造违反自然规律、超越物种正常行为的照片。真正美的作品,就应该是在小鸟不知不觉中被记录下的。
在讲座中,聂延秋多次提及“给孩子们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他认为,生态摄影最为重要的意义是通过一幅幅生机勃勃、充满野性、让人心动的照片,释放一种摄影艺术特有的,让人过目难忘的正能量生态信息。而这种信息能引发人们冷静的思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们能做些什么?“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想也在做,希望能把我的所见、所思,所拍摄的鸟类图片留给科学研究,留给孩子们……”
聂延秋表示,丽水作为“中国生态第一市”,这里的山山水水和这里的人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此行是他人生中又一段美好的旅行。讲座尾声,他也诚邀众多摄影家,一道加入到生态摄影的行列中,在共同展示鸟类主题摄影艺术的同时,也一起激发观众爱鸟、护鸟意识,共同守护大自然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