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丽水日报》
◎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2019 > 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 > 网络大讲堂 > 普及读本  正文

[音频]听读《学习读本》 领悟浙西南革命精神(六)

丽水网 - 来源: 莲都宣传   发布时间:2019-03-05 14:43
编辑:莫晓鸿 | 责任编辑:胡蕴韵

W020190228720522015600.jpg

  中共莲都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赵加慧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中共中央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倡议,停止了对陕甘宁边区的军事进攻,但却加紧部署南方的军事“清剿”,欲在抗日高潮到来前消灭南方的共产党和红军游击队。在闽浙赣皖地区,国民党当局成立以刘建绪为主任的“闽浙赣皖边区主任公署”,于次年1月调集43个团约10余万兵力,大规模“清剿”四省边区的共产党和红军游击队,浙西南又是被“清剿”的重点。

  针对国民党军大拉网式的“清剿”,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决定,刘英率部分武装随同省委机关继续在浙南活动,粟裕率部第四次返回浙西南,化整为零,分散打游击,牵制敌人,减轻省委的压力。粟裕率一部活动于遂昌、龙泉、松阳、宣平、丽水等县,谢文清率一部活动于遂昌、宣平、汤溪边区,刘达云、张友昆率一部到浙东活动,范连辉率一部到浙东南活动,浙西南特委与第二纵队继续在龙泉、浦城、江山、遂昌边区活动。

  1937年3月,在紧张的反“清剿”斗争中,临时省委收到中共中央致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的“五项要求、四项保证”电文。据此,临时省委立即发出快邮代电,呼吁国民党闽浙赣皖边区主任公署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倡议双方派代表举行合作抗日和谈。4月,粟裕部活动至遂昌、宣平、汤溪边区,与谢文清部会合,开始巩固和发展遂(昌)宣(平)汤(溪)游击根据地。5月,闽浙边临时省委的和谈倡议得到国民党闽浙赣皖边区主任公署回应。但是,在平阳举行的和谈中,国民党方面毫无诚意,企图收编红军,致使和谈破裂。于是国民党军继续“清剿”红军,红军被迫继续开展反“清剿”斗争。在反“清剿”斗争中,中共浙西南特委书记许信焜、副书记杨干凡相继牺牲。

  虽然斗争环境极为恶劣,但是挺进师紧紧依靠群众,出色地开展了反“清剿”斗争。粟裕、谢文清率部巩固发展了遂(昌)宣(平)汤(溪)游击根据地;中共龙(泉)浦(城)县委书记张麒麟、中共龙(泉)遂(昌)县委书记曾友昔和第二纵队第一大队政委曹景垣等率领第二纵队,坚持斗争在龙(泉)浦(城)江(山)遂(昌)边游击根据地;范连辉率领第一纵队第一大队,坚持斗争在浙东南地区的青田、缙云、丽水、云和、景宁和泰顺等数县边境。各地红军灵活机动的反“清剿”斗争,使国民党军的“清剿”始终“未奏肤功”。在反“清剿”斗争中,红军自觉调整策略和政策,宣传、呼吁、争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爆发。8月,在抗日救亡浪潮进一步高涨的形势下,刘建绪不得不重新派代表与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举行合作抗日和谈,最终达成协议。9月,与临时省委失去联系、率部活动在遂(昌)宣(平)汤(溪)游击根据地的粟裕,从形势和传闻中分析并证实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之情,立即向国民党遂昌县当局发出合作抗日建议书。9月18日,遂昌县当局复函,要红军派全权代表到金岸和谈,欲收编红军。粟裕识破对方阴谋,坚持要对方派代表到根据地谈判。10月14日,遂昌县当局代表抵达门阵,粟裕派谢文清、刘清扬与之举行合作抗日和谈,达成协议。至此,挺进师在浙西南、浙南的三年游击战争结束,第二次国共合作在浙江形成。

  抗战全面爆发后,日军迅速扩大战争,将战火从华北烧到江南。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14日,日军空袭轰炸杭州;11月,日军在杭州湾北岸登陆;12月,钱塘江以北的杭嘉湖地区沦陷,24日杭州沦陷。日军所到之处肆意烧杀淫掠,暴行累累。

  杭州沦陷前夕,浙江省政府迁至永康县方岩,建设厅、教育厅等机关和大批工厂、企业、学校迁至浙西南各县。为阻滞日军南侵,国民政府军于12月23日炸毁刚建成通车仅3个月的钱塘江大桥,使浙江境内日军与中国军队形成隔钱塘江对峙的局面。

  1937年10月至11月,分散在浙西南、浙南等地的红军游击队陆续汇集到平阳县山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准备随时开赴前线抗日。

  为恢复和发展浙江党组织,加强对抗日救亡运动的领导,1937年11月,徐洁身任书记的中共浙江省临时工作委员会(简称省临工委)建立。12月,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在浙南重建中共浙西南特委。特委以浙西南抗日救亡工作团的名义,从浙南返回浙西南开展工作,并派员与龙泉、浦城、遂昌等县政府谈判,建立合作抗日统战关系,发动民众开展抗日救亡。

  此时,一大批从上海、江苏、杭州、嘉兴等沦陷区撤退南下的中共党员、进步青年集结在金华。12月,中共党员张贵卿根据上级指示,与中共同济大学特别支部书记汪海粟一起,在金华建立中共浙南特别工作委员会(简称浙南特别工委)。浙南特别工委率领百余名中共党员、进步青年到丽水,以省政府建设厅为基地,与省政府主席黄绍竑和省建设厅厅长伍廷飏等上层人士建立统战关系,推动全省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中共组织建议在建设厅下设立战时物产调整处以发展战时经济,将百余名共产党员、进步青年以物产调整处乡村建设指导员等公开合法身份,分配到各县开展抗日救亡工作。

  1938年1月,省临工委指派委员张三扬等一批中共党员到龙泉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张三扬与刘英联系后,建立了直属闽浙边临时省委的中共龙泉特别支部。2月,中共浙西南特委恢复建立了龙泉、遂昌、江(山)浦(城)三个县委和龙泉八都、道太、住龙及遂昌王村口等四个区委。各地党组织一面开展抗日救亡工作,一面发展壮大自身组织。

  同年2月,省临工委改为中共浙江省工作委员会。2月底,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副书记兼组织部长曾山到平阳,向刘英、粟裕传达中共中央关于闽浙边红军编入新四军和成立浙江临时省委的指示。经协商,粟裕率部到皖南上抗日前线,刘英留在浙江主持党的工作。3月18日,由浙西南、浙南等地集结于平阳的红军改编的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七团队400余人(另有60余人于4月开赴皖南前线),在粟裕率领下开赴皖南前线抗日。5月,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和中共浙江省工作委员会撤销,成立以刘英为书记的中共浙江临时省委(9月改为浙江省委)。


 

如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电话:0578-2127345),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