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丽水日报》
◎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2019 > 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 > 网络大讲堂 > 普及读本  正文

[音频]听读《学习读本》 领悟浙西南革命精神(四)

丽水网 - 来源: 莲都宣传   发布时间:2019-03-04 08:58
编辑:莫晓鸿 | 责任编辑:胡蕴韵

W020190228720522015600.jpg

  中共莲都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赵加慧

  1935年1月,奉命继续北上行动以策应中央红军主力长征的抗日先遣队,在江西怀玉山地区遭到国民党军重兵围攻,指战员大部分牺牲,仅少量部队突出重围,领导人方志敏等被俘后牺牲,北上行动失败。

  1935年2月,根据中央分局电令,以抗日先遣队的先头部队和突围部队为基础,组建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简称挺进师),进入浙江开展游击战争,创建苏维埃根据地,以积极的作战行动,打击、吸引和牵制敌人,从战略上配合主力红军的行动。

  2月下旬,全师538人的挺进师,在师长粟裕、政委刘英率领下,从江西省横峰县篁村槎源坞出发,踏上挺进浙江的征途。在全国革命形势陷入低潮之时,挺进师指战员以大无畏的精神,肩负先遣队未竟的使命,誓死挺进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区浙江。挺进师穿越国民党军重重封锁线,艰难转战,途中遭国民党军袭击,电台被毁,从此与中央和上级失去联系,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对此,挺进师领导人独立自主地担当起挺进浙江的艰巨任务。

  3月上旬,挺进师进抵闽北崇安县(今武夷山市)车盆坑,洪家云部归队,挺进师部队恢复到500余人。部队在崇安县车盆坑、岚谷进行整训。为加强领导、便于指挥,以适应游击战争,挺进师建立以刘英为书记的师政治委员会(简称政委会),作为挺进师行动区域内最高的党政军领导机关;将政治部、保卫局、供给部、卫生部等部门工作人员和宣传员编为一个政治连,以增强作战力量;根据各部战斗力强弱、作风特点异同等,将部队整编为三个纵队,为增强各纵队领导力量,便于部队在任何环境中均可分散或集中行动,各纵队设立行动委员会。

  经半月整训后,挺进师转战至浙闽边,在寿宁、政和、松溪、浦城、崇安、庆元、龙泉、景宁等县往返作战,以期打开进入浙西南的通道、与闽北和闽东方面取得联络、配合。4月下旬,挺进师在庆元县斋郎精心部署, 迎击被吸引而至的浙闽两省保安团队和地主武装。4月28日,斋郎战斗打响,挺进师以500之众,迎击3000余敌,首先击溃地主武装大刀会1000余人,接着将1200余人的浙江保安第一团引诱至预设的主战场,集中火力围歼,毙伤敌300余人,俘敌200余人。尚未投入战斗的福建保安第二团1000余人,见势不妙,仓皇逃回福建境内。斋郎战斗取得完全胜利,打开了进入浙西南的通道。

  5月9日、10日,乘胜挺进浙西南的挺进师,进抵浙西南腹地松(阳)遂(昌)龙(泉)边区的松阳县安岱后村、斗潭村一带,受到以陈凤生、卢子敬、陈丹山为首领的“青帮”群众的欢迎和支持,有了群众依托。因此,挺进师即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打击敌人,开辟根据地。第二纵队和政治连一部依托龙(泉)浦(城)江(山)遂(昌)边游击区,开展根据地创建工作;第一纵队和政治部、政治连一部及地方工作团,依托“青帮”群众,在松(阳)龙(泉)遂(昌)云(和)边开展根据地开辟工作;粟裕、刘英率第三纵队转战于浙赣铁路中段以南广大地区,开展广泛的游击活动,掩护第一、第二纵队开展地方工作;以通讯人员为基础组建的第四支队到闽浙边活动,设法联系闽东、闽北党组织。挺进师公开提出“打土豪,开仓济贫,帮助群众战胜饥荒”的口号,每到一地,首先消灭国民党的区乡武装和地方反动势力、摧毁反动基层政权,然后发动群众,开仓济贫,打土豪分发浮财,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和组织群众投身革命。5月24日,粟裕、刘英所率之部与黄富武所率之部会合于遂昌县姚岭村,尾追“进剿”之敌约8个团的兵力立即合围而至。挺进师即借夜幕的掩护,分南北两路,由当地向导带路,跳出敌人包围圈,并诱使敌人展开了一场自相火拼。

  6月上旬,挺进师各部会合于松阳县小吉村,挺进师政委会即在此召开会议,总结一个月的工作,部署下阶段工作任务。会议决定,建立浙西南第一个全区性党组织——中共浙西南特委,加强地方党的工作和群众工作; 建立浙西南军分区,加强挺进师部队和地方游击队建设; 第四支队扩建为第四纵队,重新配备干部;松阳、龙泉、遂昌部分地方武装组建为挺进师独立第十五支队;部署各部的工作任务。

  会后,各部按照会议部署分头行动:第一纵队挺进浙东行动;第四纵队到闽浙边界活动,继续设法联系闽东、闽北党组织;其余各部在浙西南保卫和建设革命根据地。

  7月上旬,担任中共浙西南特委书记仅仅一个月的宗孟平牺牲,黄富武继任特委书记。同月,挺进师第十五支队扩编为第五纵队,松阳、遂昌、龙泉地方游击大队扩编为松(阳)遂(昌)龙(泉)游击总队。同月下旬,挺进师师部进驻至遂昌县王村口,以此为领导中心,全面开展根据地建设。7月25日,针对浙江省当局深入遂昌设立“剿匪指挥部”、再次“进剿”挺进师之情,挺进师政委会在王村口蔡相庙召开会议,决定主动出击,开展八一大示威行动,把革命形势引向纵深发展。7月29日,挺进师在王村口天后宫举行八一誓师大会,会后袭击了衢州、龙游、汤溪、宣平等地大小城镇19个,缴获长短枪100多支、轻机枪2挺,扩充红军新战士400余人,筹集军饷数万元,不仅再次粉碎敌人的“进剿”,而且把革命烈火烧到浙赣铁路线,威胁到金华、杭州等城市。同时,挺进师通过坑里、葛程、上田等战斗,坚决打击进入浙西南之敌。挺进师的武装斗争,极大地推动了根据地建设。

  1935年8月,以松(阳)龙(泉)遂(昌)江(山)浦(城)五县边境为中心、方圆百余公里的浙西南革命根据地形成。在根据地的中心区域,普遍建立了各级党、政、军、群众组织。在龙泉、浦城边区建立了中共龙(泉) 浦(城)县委及其下辖的小北区委、大北区委,在松阳县境建立了竹溪区委、玉岩区委,在遂昌县境建立了王村口区委,在遂(昌)汤(溪)边境建立了遂(昌)汤(溪)区委,各区委下属共建立了50多个支部,拥有党员500余人。根据地的青壮年农民踊跃参加红军,出现父送子、妻送郎参军的动人场面,游击队人数达到千余人,挺进师部队发展到1200余人。根据地内建立了玉岩、住溪、王村口3个县级苏维埃政府和200余个区、乡、村苏维埃政府,建立了工会、农会、妇女会、共青团、儿童团等革命群众组织。根据地中心区域开展了以查田造册、插标分青苗为主要内容的土地革命,呈现出“分田分地真忙”、穷人扬眉吐气的新景象,形成了全国革命低潮中的一个局部革命高潮。


 

如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电话:0578-2127345),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