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为主要内涵的浙西南革命精神,是浙西南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人民解放、人民独立、人民幸福而献身的情怀,它把中国传统文化与革命理想结合,演绎出了浙西南群众救亡图存的动人篇章。因为这种精神,浙西南完成了重燃浙江革命烽火、奠定浙江革命之基、巩固浙江革命之树的历史任务,彰显了现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民族性和人民性,塑造了革命战争年代以及改革开放后中华文化形态在浙西南大地上的新表现、新诠释、新形态。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较早形成的一种地域性革命精神,浙西南精神以其深刻底蕴和丰富内涵,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政治启示
纵观浙西南革命史的历程,充分说明,浙西南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在于党的政治引领和组织的高瞻远瞩。政治引领指引人生方向,组织工作决定事业成败。
缙云老党员李文辉曾说:“三年苦苦寻觅党组织,只为入党干革命”。组织生活与个人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有了组织的引领,才有个人的价值。这正应了毛泽东同志的一句话,“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革命时期,根据地政权建设和红军建设始终坚持政治正确、政治引领,非常注重政治观对群众的宣传、组织和教育,有效地解决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土地问题和农民关心的吃饭、穿衣、耕地等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进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依靠群众、相信群众,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为群众做实事。向群众学习,接受群众监督,能够让我们的党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以群众利益为导向,植根人民、造福人民是党的性质与宗旨的体现。共产主义不是海市蜃楼,但共产主义也不可能唾手可得、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奋斗。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面对新使命,共产党人要做好优良精神的传承,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经济启示
革命历程几多磨砺,革命理想初心不改。浙西南军民之所以能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 关键在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智慧运用,是科学论断、民生情怀在党的事业中的集中体现,正因如此,我党和革命者能在深山腹地开启革命根据地,在穷乡僻壤完成了革命蜕变。
进入新时期,在领导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习近平同志“两山”理念遵循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经济规律,体现了发展观、生态观、价值观、政绩观的转变和提升,正是我们今天实现新革命理想的一种时代驱动力体现。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要审时度势,做好红色文化的宣传;要与时俱进,书写绿色发展的篇章。
当前,我们要把浙西南革命精神运用到我们的经济实践发展中,要通过资源挖掘、整体规划、生态修复等,走一条生态之路、健康之路、复兴之路。要发挥浙西南人民的苦干实干精神,用浙西南人民的革命意志和不守旧、不蹈矩、不自大的革命担当,打通“绿、富、美”现实需求,完成经济换挡、发展提质的时代命题。
文化启示
市委四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指出,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用好丽水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发挥“红色基因”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作用。文化造就行为标准、价值准则、理论体系,是一个国家、地域枝繁叶茂的根基。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独特文化形态。
红色文化作为先进文化,代表的是社会发展建设的主流文化。触摸历史、感受文化、培养自信,三者一脉相承。浙西南精神孕育出浙西南文化,浙西南文化助推浙西南精神,因此,要做好浙西南精神的宣传,实现文化感召、文化带动、文化助力。浙西南红色文化丰满而厚重,生动而鲜活,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有着强大的力量,是团结民众、汇聚民心、唤起民气的一面旗帜,是克服困难、扛起担当、赢得胜利的思想武器,能够在党的建设上、能够在提振信心上、能够在激励斗志上发挥积极作用。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思想源泉,在价值观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新时期人民群众尤其党员干部认知历史、提升修养、塑造党性有着特殊意义,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干部群众以高涨的热情投身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滚滚热潮中去。
精神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浙西南革命精神,它来源于历史,却又能跨越时空,引领未来。发扬浙西南革命精神,不但可以把艰难险阻转化为“丽水之干”攻坚意志,而且可以把艰难险阻转化为推动我市各项蓬勃发展的内生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同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伟业。
(作者单位:中共缙云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