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丽水日报》
◎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2019 > 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 > 大家谈  正文

让“浙西南革命精神”永放时代光芒

丽水网 -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6-14 08:51
编辑:莫晓鸿 | 责任编辑:胡蕴韵

  6月11日上午,浙江省政府新闻办在杭召开新闻发布会,丽水市委书记胡海峰发布了丽水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的核心成果,以“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十二个字精炼表述革命精神内涵。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必然成就伟大的事业。丽水是一方有着光辉革命历史的红色热土,是全省唯一的所有县(市、区)都是革命老根据地的地级市。1927年1月浙西南第一个党支部在遂昌建立,在丽水大地播下了第一颗革命火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整个浙西南燃起熊熊革命的烈火。周恩来、刘英、粟裕等老一辈革命家和无数革命先烈都曾在此留下了光辉战斗足迹,缔造了伟大的“浙西南革命精神”,在丽水人民走进新时代,开创新征程中历久弥新,指引着我们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忠诚担当、牢记使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一部浙西南革命史就是一部不畏艰险、荡气回肠的壮怀史,一部浴血奋战、风雷激荡的抗争史,一部波澜壮阔、气壮山河的胜利史。1940年6月,原景宁县工委书记周建生担任云和县委书记,期间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恢复了东坑至泰顺的地下交通线,开辟了中共处属特委与浙南特委的秘密联络网点,培养了一批地方干部,恢复和发展了基层党组织,因长期在险恶的斗争环境下积劳成疾不幸病逝,时年37岁。在那个艰苦的革命岁月里,有着无数像周建生一样的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人民幸福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省委书记刘英同志和浙西南特委4任书记均壮烈牺牲,1500多名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长眠于这块革命热土。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真理的感召穿越时空,信仰的力量历久弥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坚守初心、不忘来时路,将弘扬和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实事求是、挺进创新。1935年,在刘英、粟裕率领下,红军挺进师来到浙西南。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孤军深入,实施了“敌进我进”战术,与国民党军相向对进、易地而战,打破敌人的疯狂围剿,牵制国民党数十万兵力以配合红军主力战略转移。在全国革命低潮时期,他们创造性的建立南方革命战略支点——浙西南革命根据地。他们由小变大,三年时间将革命烽火燃遍整个浙西南。今天的丽水,已然站在了大建设、大发展、大跨越的重要历史关口,在这重要战略发展时期,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绿色崛起蓄势待发,干部群众士气如虹。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上下同欲,同舟共济,从伟大的“浙西南革命精神”汲取磅礴的精神力量,以不畏艰难、毅然挺进的前进动能,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勇气,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韧劲,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的胆魄,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坚定不移在创新实践中践行“丽水之干”,不断开辟“两山”发展新境界。

  依靠群众,植根人民。记得习近平总书记2002年在丽水第一次调研时留下这样一句话,“当年叶飞同志说过一句话,我记忆非常清楚,他说畲族同胞的革命性是最强的,畲族同胞没有出过叛徒,在整个大革命时期,畲族没有出过一个叛徒,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在整个浙西南地区,畲族是聚集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畲族同胞们积极参军报国、投身革命。在浙西南革命斗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党的领导下,同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同舟共济,让革命的熊熊烈火越烧越旺,走出浙江,走向全国,最终夺取全面的胜利。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得民心者得天下。立足新时代,我们更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履职尽责,夙夜在公,奋力书写绿色发展的时代答卷,以优异的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十二个字革命精神表述语源于历史、融入现实、引领未来。弘扬和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大力实施“注魂、赋能、立根”三大工程,努力做好“深化”“结合”“转化”三篇文章,以满腔热情的“丽水之干”担纲习总书记饱含深情的“丽水之赞”,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丽水之变”。


 

如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电话:0578-2127345),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