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万里长征与浙西南的革命斗争到底有没有关系?它们是什么关系?
首先,浙西南的革命斗争策应了对中央红军万里长征的战略转移。1934年5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面临失败,红军主力被迫退出中央苏区,准备进行战略转移。6月下旬,中革军委令红七军团返回瑞金,改编为红军抗日先遣队,北上行动。11月4日,中革军委电令,要求红七军团与红十军合编为红十军团,对外仍称抗日先遣队。1935年1月,抗日先遣队在江西怀玉山地区遭敌重兵包围进攻,指战员损失大部,方志敏等主要领导人被俘后牺牲,仅参谋长粟裕、政治部主任刘英率先头部队突出重围,北上行动失败。随即中央指示:以先遣队突围部队为基础,迅速组建红军挺进师,进入浙江境内,开展游击战争,创建苏维埃根据地,以积极的作战行动,打击、吸引和牵制敌人,保卫闽浙赣基本地区和邻近的根据地,从战略上配合主力红军的行动。 挺进师临危受命,肩负起先遣队未尽的历史使命,从战略上策应了红军主力长征。 其次,浙西南的革命斗争在国民党统治腹心建立了中国革命的战略支点。1935年2月,挺进师从赣东北出发,踏上挺进浙江的征程。1935年4月,在庆元县斋郎地区以500之众迎击3000余敌,取得大捷,从而打开进入浙西南的通道。挺进师乘胜迅速挺进浙西南腹地,在松阳县境受到陈凤生、卢子敬、陈丹山等领导的当地进步群众组织欢迎。接着,挺进师“集中以打击敌人,分散以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和群众工作,在浙西南实行武装割据,创建革命根据地。根据地普遍建立了党组织、苏维埃政府、地方游击队以及农民协会、互救会、妇女会、儿童团等革命群众组织,领导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挺进师发展到1000余人,扩编为5个纵队。 浙江是蒋介石的老巢、国民党统治集团的后院。在浙江燃起革命烈火,深深触痛了国民党当局的中枢神经。面对后院起火,国民党当局不得不抽调中央军入浙,调集以第十八军为主力约7万兵力“清剿”浙西南。可见,为了对付挺进师,国民党当局可谓下了血本。 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在国民党统治腹心建立了中国革命的战略支点,有效吸引、调动了“围剿”的国民党军队,减轻了红军主力长征的军事压力,实现了挺进师战略策应红军主力长征的目的。 最后,浙西南革命精神是红军长征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浙西南革命精神是在浙西南革命斗争实践中产生的,长征精神是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程中产生的。两者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共产主义理想引导下形成的,两者都受到传统爱民爱国文化的深刻影响,都具有深厚的革命优良传统。无论是浙西南革命斗争还是红军长征,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国家独立、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浙西南革命精神中的“忠诚使命”,充满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充满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迈情怀,充满着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这和长征精神里“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高度一致。浙西南革命精神中的“求是挺进”蕴含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方法,蕴含着昂扬向上、奋力拼搏的奋斗姿态,这和长征精神里“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高度一致。浙西南革命精神中的“植根人民”体现了牢牢植根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的人民立场,体现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这和长征精神里“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高度一致。 从革命精神研究的角度看,在革命实践、历史源流、文化和理论基础等方面,浙西南革命精神无疑是红军长征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实践证明,浙西南革命和红军长征关系密切,遥相呼应,共同推进了中国革命的深入发展。 来源:丽水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