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绿融合发展】 ◇龙泉市住龙镇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做好红绿融合发展 ◇庆元县“三举措”推进“红+绿”融合发展 【简讯五则】 ☞龙泉市开展“浙西南革命精神”主题有奖知识竞答活动 ☞缙云县红色讲解员培训班开班 ☞松阳县启动《红色浙西南》原创连环画编印工作 ☞景宁县完成“浙西南革命精神”本土歌曲创作 ☞庆元县公布“浙西南革命精神”红色疗休养路线 【浙西南革命故事】 ◇曙光照耀丽水城
【红绿融合发展】 龙泉市住龙镇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做好红绿融合发展 龙泉市住龙镇立足于丰富的红色资源,突出本土性、传承性、融合性,推动红色资源价值转化,实现“红绿融合”。 一是突出本土性,擦亮红色印记。挖掘区域内革命遗址、革命文物、革命故事,梳理出西井村中共浙西南特委旧址在内革命遗址42处。投入专项经费200余万元,对苏维埃政府会议旧址等革命遗址进行修复。开展“花样庭院”创建活动,扮靓红色小镇,现住溪村共有盆景4000多个,构建一幅“住龙山居图”。成立以村民为主体的红色遗迹保护队伍,竖立保护标志牌,划定保护范围,对革命遗址进行专项保护。截至目前,人员队伍已发展到30人,开展保护活动20余次。 二是突出传承性,提亮红色游学。加快“省干部培训现场教学基地”龙泉市总工会职工学校项目建设进度,打造住溪-西井-碧龙-水塔红色游学路线,开展红色培训,累计接待省市县4.3万余名党员开展党性教育,开展培训60余场次。立足“忆红轩”红色书屋、红军街,打造爱国主题教育基地,引导群众学习红色文化,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截至目前,住龙镇已打造市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个。策划推出《夜学-浙西南》专题讲座,营造红色学习氛围,受教育群众1000余人。推出“一厅两街三课”和听一次党课、看一次革命史、重走一次红军路等“六个一”等红色教育套餐,五一期间接待游客、青少年“小红军游学”1500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万元。 三是突出融合性,点亮红色经济。投资500万元,推进中共特委红色记忆村(西井村、水塔村)基础设施提升。探索建立“村民种花-游客玩赏-购买盆栽-农户增收”的美丽产业新模式,打造红色小镇提升旅游吸引力。谋划推出红色主题环浙骑行(龙泉站)总决赛等经典赛事,吸引1000余名骑行登山爱好者走进老区。实施绿色产业红色引入工程,西井村村民用蜂蜜为红军疗伤的故事卖俏农家土蜂蜜,碧龙村用优秀的红色文化吸引武夷山茶商投资建立150亩茶叶地基,截至目前,实现增收200余万元。 庆元县“三举措”推进“红+绿”融合发展 一是资源融合为“红+绿”发展筑牢基础。整合各方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建设效率,印发《庆元县“红色基因”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建设办法》等文件,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加大红色文化在各项目中的比重,杜绝出现“避红就绿”的不均衡发展现象。如官塘乡在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将红色文化融入项目建设,以庆元第一党支部--白柘洋村为红色文化核心,打造“红色追忆,峰上官塘”旅游品牌,自“浙西南革命精神”弘扬践行活动开展以来,已接待红色活动团队30余个。 二是古色古香为“红+绿”发展添砖加瓦。在红色元素基础上挖掘庆元特色,结合史实将庆元特色廊桥文化转化为红桥文化,完成12座廊桥的革命故事编发,借助古廊桥加大红色资源影响力。鼓励各村结合本土推广“红+绿+古”旅游模式,如五大堡乡濛淤村内有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濛淤廊桥战斗遗址、庆元革命老根据地县纪念碑等红色遗迹,濛淤村开展红色乡村振兴,“五一”期间推出红色旅游线路,共吸引游客数量1180人,收入10多万元,开启“廊桥古韵+红色基因+生态文明”旅游发展新模式。 三是项目顾问为“红+绿”发展保驾护航。通过“借智借力”为红色发展做谋划,聘请各行业10名专家、学者,并在斋郎战斗纪念日活动上举行首批项目顾问受聘仪式,来自上海市政府旅游决策咨询专家俞海滨、浙江省艺术摄影吴品禾、经济学博士赵玻、中国乡村美学专家徐建超4位专家受聘为项目顾问;召开红色资源价值转化专题研讨会,国内研究粟裕大将专家张雄文教授结合粟裕与斋郎历史,为斋郎如何借助“关键性一仗”打造特色“军旅小镇”建言献策。下阶段各项目顾问将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对庆元红色发展把脉问诊,助力红色文化发展。(庆元县活动办) 【简讯五则】 ☞龙泉市开展“浙西南革命精神”主题有奖知识竞答活动。5月8日,龙泉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市党史办、市网信办、市新闻传媒中心、市“浙西南革命精神”弘扬践行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移动公司联合举办“传承红色基因•践行‘两山’理念”移动杯有奖知识竞答活动。活动一共8期,每半月一期,每期10道题,当前参与点击量达1000人次。(龙泉市活动办) ☞缙云县红色讲解员培训班开班。5月6日,缙云县组织开展为期5天的红色讲解员培训,共有50名学员参加。通过培训,将进一步提升红色讲解员的能力素质,规范讲解队伍的整体建设,培养出“政治思想好、知识储备好、讲解服务好、示范带头好、社会影响好”的五好红色讲解员,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缙云县活动办) ☞松阳县启动《红色浙西南》原创连环画编印工作。县活动办联合县文联启动《红色浙西南》原创连环画编印工作。《红色浙西南》连环画以两陈一卢(陈丹山、陈凤生、卢子敬)等革命烈士的红色故事为背景编撰,重点描写松阳广大革命群众拥护追随红军开展斗争的活动故事。该连环画读本从今年4月初正式开始编写创作,目前文字稿已经基本完成。预计从5月底开始进行图画创作绘制,7月底前图书定稿,8月初交付出版社印刷,国庆节前采用中英文版面世发行。预计首批印刷数量在5000-10000册,届时将向松阳县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各行政村以及中外连环画收藏爱好者发行。(松阳县活动办) ☞景宁县完成“浙西南革命精神”本土歌曲创作。近日,景宁县东坑镇完成“浙西南革命精神”本土歌曲《红寨梨花开》的创作。歌曲以畲族村大张坑村十八岁抗美援朝战士雷二宝的故事为背景创作而成,通过吟唱梨花寄托“思念”之情,表达人们对革命烈士的深切缅怀。该县还将继续组织创作以“浙西南革命精神”为主题的诗歌、小说、影视、表演等文艺作品,截至目前共征集到文艺作品23件。(景宁县活动办)
☞庆元县公布“浙西南革命精神”红色疗休养路线。5月6日,庆元县公布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红色”职工疗休养线路,鼓励干部职工在县内开展红色疗休养活动。本次共设置11条“红色”职工疗休养线路,行程安排分一日游、两日游、三日游、五日游,线路串联“关键性一仗”发生地斋郎村、庆元第一党支部白柘洋村、竹口后坑红军桥等红色景点,助推红色资源价值转化。(庆元县活动办) 【浙西南革命故事】 曙光照耀丽水城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强渡长江,突破了国民党苦心经营3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以摧枯拉朽之势挺进江南,追击节节败退的国民党军残敌。 5月9日,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三师、第十二军第三十四师顺利解放缙云县城后,直逼丽水城。驻守在丽水城内的国民党军惊恐万状。当天下午,敌司令李延年率部向西南方向仓皇溃逃,只留下部分兵力驻守丽水城。 一路上,解放军势如破竹。当晚,三十四师直抵丽水城东海潮村,遭到敌警卫营顽固抵抗,解放军迅速向两侧迂回,将敌人紧紧包围。晚上10时,解放军从四面八方冲入村中,奋勇冲杀,毙、伤、俘敌500余人,攻破了丽水城国民党守敌的最后一道外围防线。随后,解放军迅速包围丽水城。 午夜,解放军三十三师迫近丽水城北丽阳门,向守城的敌人喊话,要求他们认清形势,放下武器,缴枪不杀。狡猾的敌人假装投降,等解放军战士上去受降时,突然从城墙上向解放军开火,并投掷手榴弹,5名解放军战士英勇牺牲。 指战员怒火中烧,恨不得立即将敌人从城墙上揪下来。但为了减少伤亡,解放军决定兵分三路,从东、西、北三面包围敌军。 10日凌晨6时,城内突然响起了汽车马达的轰鸣声。一名先期潜入城内的解放军侦察兵跑到城外向北路的解放军指挥所报告:“快……快!城里的敌人准备跑了!” “立即攻城!”指挥员当机立断。一声令下,战士们把愤怒化作猛烈的火力,向城内守敌发起进攻。敌军抵挡不住,纷纷逃跑。8000余名解放军如猛虎下山冲进丽阳门。 “敌人向江边逃跑啦!”先头部队高喊。 “追!”指挥员命令。 解放军战士个个奋勇争先,向大水门外追去。只见溪滩上一片混乱,满地都是逃兵丢弃的车辆辎重,还有花花绿绿的细软、包袱。江边的几艘小船上挤满了逃兵,无船渡河的逃兵成了无头苍蝇,到处乱窜,有的甚至跳入瓯江,企图泅水逃向南岸。 “站住!缴枪不杀!” 在解放军威严的喝令声中,留在溪滩上的逃兵乖乖地举起双手,抖抖索索地喊着:“长官饶命!长官饶命!” 正当解放军望着河中的逃兵扼腕跺脚的时候,“啪—啪—”,水南岸传来阵阵枪声。原来,逃到南岸的敌军被绕道万象山经小水门过河的解放军分队堵住了,遭到痛击后,全部成了俘虏。 这时,东门守敌在解放军强大的军事、政治攻势下,已挂出白旗投降,东门解放军顺利入城。紧接着,东门解放军与从江边折返回城的解放军两面夹击,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歼敌5OO余人,俘敌1000余人,缴获敌军车23辆,以及大批枪支弹药,丽水城宣告解放。 此刻,初升的太阳普照着大地。新的一天开始了,丽水城露出了崭新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