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丽水日报》
◎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2019 > 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 > 新闻报道 > 信息  正文

“浙西南革命精神”简报弘扬践行2019年第61期

丽水网 -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4-28 09:54
编辑:莫晓鸿 | 责任编辑:胡蕴韵

  【工作交流】

  ◇我市“不忘初心 重走浙西南红色革命路”大型新闻行动收官

  【简讯二则】

  ☞市检察院、市文联以主题党日形式学习“浙西南革命精神”☞市文广旅体局、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推动大学习大讨论

  【浙西南革命故事】

  ◇竹口战斗

  ◇红色茅屋


  【工作交流】

  我市“不忘初心 重走浙西南红色革命路”大型新闻行动收官

  自“不忘初心 重走浙西南红色革命路”大型新闻启动行动以来,我市发动128名记者,历时28天,行程2800余公里,深入9个县(市、区)沿着革命先辈足迹,开展媒体报道。

  一是市县联动成合力。第一阶段,由丽水日报社、市广电总台2家市级媒体牵头,9县(市、区)地方媒体参与报道,组成了70余名新闻记者和58名本土网络大V的行动团,形成践行弘扬“浙西南革命精神”舆论氛围。第二阶段,县市媒体互动交流,实现上下联动、资源共享,发挥机制优势。

  二是践行“四力”有成效。记者们走访田间、老屋、深山,了解党史、军史、民情、市情,从群众生产生活中发现“红+绿”融合典型案例,各级媒体利用融媒体平台和新媒体矩阵,刊发原创报道780余篇,“两微一端”发布稿件500余篇,创作19篇评论文章,专题及相关文章点击量达971.5万人次。

  三是融合报道出精品。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报道,将革命故事以新的传播手段再现,用模拟再现和互动参与方式,吸引更多群体关注。日报官微先后刊发了《丽水这个地方的“红军桥”,承载了太多红色故事》《在青山绿水间屹立不倒的老屋,诉说着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等新媒体作品30多篇,阅读量突破3.5万人次;丽水网及“两微一端”同步发布,原创发布《如何为“红色火焰”增添“绿色力量”?丽水这地方这样干!》《丽水一位85岁老人传承着这项伟大事业,已坚守5400多天》《丽水这片红色的热土,孕育着绿色的希望》等稿件7篇,截至目前,丽水网共发布稿件31篇,“两微一端”发布相关稿件24篇,相关文章总阅读量14.6万人次。市广电总台播发和推送《遂昌泉湖寺:革命源头从此起 星星之火可燎原》《龙泉住龙:英雄儿女多慷慨 铁血山河著春秋》等系列融媒体作品62篇,总阅读量达9.3万人次。

  四是地方活动显特色。各地围绕“重走浙西南红色革命路”主题,衍生出形式多样、内容生动的媒体报道。如龙泉市同步组织开展“重走浙西南红色革命路”,深入革命老区,走访老党员、烈士后代,深入挖掘革命故事,聚焦“红+绿”融合发展,策划推出“跟着老吴走老区”“老区新貌”等一系列反映革命老区发展的特色报道;松阳县以“史说”和“当地人说”相结合的形式,采访县内史学专家、老红军后代、老党员、老干部代表、英烈后代等;制作并推出《红色记忆》系列专题片5部、“少先队员讲革命故事”微视频7期。(市活动办)

  【简讯二则】

  ☞市检察院、市文联以主题党日形式学习“浙西南革命精神”。市检察院组织离退休党员前往莲都区老竹镇新屋村,参观南乡革命纪念馆,讲诉自身的革命故事;市文联组织30余名文艺家前往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邀请党史专家围绕浙西南革命历史概括与功绩开课,讲述红军挺进师和浙西南群众创建浙西南革命根据地,勇于战斗、艰苦卓绝的历史。(市检察院、市文联)

  ☞市文广旅体局、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推动大学习大讨论。4月12日,市文广旅体局举办“浙西南革命精神”专题讲座,邀请党史专家讲解“浙西南革命史”;市市场监管局召开“浙西南革命精神”学习活动推进会,对局前期“浙西南革命精神”学习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简要回顾,部署表述语征集、红色朗诵、撰写学习体会、每月汇报活动进度等工作。(市文广旅体局、市市场监管局)

  【浙西南革命故事】

  竹口战斗

  1934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约6000人,在军团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随军党代表曾洪易、参谋长粟裕、政治部主任刘英的率领下,从江西瑞金出发,北上抗日。8月26日至9月2日,先遣队穿越福建省进入浙江省庆元县境内,先后在举水、周墩、庆元县城、曹岭、小梅宿营。红军所到之处,向群众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宣传革命道理。红军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红军的北上抗日行动,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阻挠和破坏。红军途经庆元县境时,国民党军先后在岙里、举水、小际头、竹口等地拦截红军,发生多次战斗。其中以竹口战斗最为突出。

  那是8月30日早上,先遣队离开庆元县城向竹口方向挺进。在此之前,国民党庆元县县长张致远已于28日弃城逃往竹口,并向省政府求援。国民党浙江省政府立即派浙江保安第二支队司令杜志诚率浙江保安第三团、丽水保安警察大队和庆元县保卫团前往增援。当听到张县长说“红军只有1000余人,枪半数”的消息时,他们为抢头功,竟连烧好的中饭也不吃,急匆匆赶到竹口后坑桥一带堵截。

  战斗在当天下午3时开始。敌人以轻重机枪、迫击炮开路,向先遣队驻守的瓦窑山阵地连续发起10多次猛烈冲锋,均被英勇顽强的红军一次次击退,战斗异常激烈。等到天黑,善于夜间作战的红军及时调整战略,派出一支突击小分队经洋源迂回到敌人背后,分左右翼包抄敌人,突然发起进攻。敌人猝不及防,阵脚大乱,指挥所被摧毁。至次日凌晨,敌人败退。

  这次战斗,红军牺牲25人,歼敌300余人,缴获迫击炮2门、轻重机枪10多挺、长短枪400余支,庆元县保卫团副团长丁南被当场击毙。浙江保安第二支队司令杜志诚弃兵潜逃,浙保三团团长何世澄逃至龙泉县天妃宫时,只剩一名警卫员伴随,两人走投无路,畏罪自杀。9月1日,竹口战斗结束后,先遣队听说庆元县长张致远还躲在竹口,立即派一小分队至竹口后坑桥一农户家,将其抓获,后押往福建崇安。

  竹口战斗,是红军先遣队自瑞金出发以来最成功的一个战例。中央机关报《红色中华》于1934年9月4日报道了这次战斗,竹口战斗被载入史册。

  红色茅屋

  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

  遂昌县大柘镇培坞村外,连绵的竹山脚下,茂密的竹林里,若隐若显地露出了一间茅屋。那是一间红色茅屋。

  说它是红色茅屋,那是因为茅屋主人之故。

  茅屋的主人叫雷樟福,一个勤劳朴实、待人和善的畲族农民。那时,抗日救亡浪潮刚在遂昌掀起,大柘地区成了党组织活动的中心,中共遂昌县委书记曾铁民(曾友昔)等人都经常在这活动,开展抗日救亡工作。

  在与雷樟福的接触中,曾铁民了解到,雷樟福不仅朴实、和善,而且思想进步,爱憎分明,具有反抗精神,特别是在群众中有着较高的威信。因此,曾铁民有意识地培养、介绍他加入党组织,并指示他打入国民党基层政权内部,开展活动。

  就这样,雷樟福不仅成了中共党员,而且成了大柘镇第五保的副保长。雷副保长为了“公务”,经常出入于大柘镇公所,然后把刺探到的“防共、反共”,缉捕共产党的情报,及时报告中共组织。

  雷副保长家有一间全部用泥土做成用来贮藏粮食的泥仓,它同茅屋连为一体,不知情者根本看不出这茅屋里有一间仓库,从茅屋里看是泥墙,从茅屋外看也是泥墙,只有经过仔细丈量,才能看出这泥墙特别厚。但这茅屋里是雷副保长的住房,茅屋外是雷副保长的菜园地,谁会去仔细丈量?

  这泥仓,本为储藏粮食以防鼠害,不曾想,它却有了新的防“鼠害”功用,成了中共组织绝妙的活动场所,曾铁民等人经常在这工作到深夜,党组织经常在这开会,研究布置工作,外面“鼠害”翻了天,里面仍然平安无事。许多次镇长、保长率员在这茅屋里和雷副保长布置抓拿共产党,泥仓里的共产党县委书记却在埋头工作。

  1939年至1940年,为揭露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阴谋,阐明共产党抗日救国的政治主张,中共遂昌县委先后三次发动党员,在全县城乡张贴和散发标语传单,甚至连大柘镇的镇长、警察所长及其反共爪牙和为非作歹的恶霸们,都被雷副保长秘密投向的标语传单搞得既惊又怕。而这大批的标语传单,就源自雷副保长的泥仓。县委那架简陋的油印机,就工作在雷副保长的泥仓里。每到散发、张贴标语传单前,曾铁民等人总是整日整夜地点着油灯,蹲在泥仓里埋头工作,直到印好、抄好所有标语传单,才走出泥仓。

  国民党顽固派绞尽脑汁,四处侦探、暗查。他们相信,这大批标语传单,不可能出自外地,肯定源自本地,可就是侦探不到丝毫线索。

  每逢敌人不断侦查,不了了之,曾铁民总不免流露出一份欣慰的微笑:雷副保长,这泥仓真是我们的堡垒,这茅屋真是我们的红色茅屋!


 

如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电话:0578-2127345),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