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们村是庆元县最早成立苏维埃党支部——白柘洋村的一个组成部分”“我村先辈们为支持红军游击队,有着许许多多真实、动人的革命故事”…… 走进革命老区官塘乡山头村村东口,一座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原司令员杨国梁上将亲笔题写着“军徽闪耀光荣村”的巨石纪念碑矗立在苍松茂林间。碑文中铭刻着这个地处浙闽边界线上的高山小村,热血青年们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不顾安危,立场坚定,全力支持红军队伍在这一带开展游击战斗,用鲜血保卫红军安全突围的英雄事迹;讴歌该村青年村民在和平年代里发扬革命传统,前赴后继,踊跃报名参军的报国斗志。 一个只有百来人口的小小山村,解放后竟然有20人当过兵,他们用行动续写了“深山兵村”的辉煌篇章。该村退伍老兵吴存泽感慨地说:正是先烈们一段段精彩的革命故事在村里代代传唱,激励着后人们胸怀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和爱国热情。 特殊村庄里的“红色驿站” 今年90岁高龄的山头村民吴志赞回忆:山头村历史上隶属白柘洋村管辖的一个小小自然村,早年只有两幢房子,7户人家,距离白柘洋村5华里。白柘洋村在山谷底处,而山头村却位于白柘洋村后山接近山顶部,海拔1000多米,与福建寿宁县欠坑村接壤。赫赫有名的寿宁游击队副队长张立贵就是欠坑村人,自1933年10月闽东革命游击区决定率先打通寿宁通往庆元、在白柘洋村成立苏维埃政权的那时起,相距欠坑村只有3华里的山头村,便是范式人、范振辉、叶藩、张立贵等革命先辈前往白柘洋、官塘、江根等地开展工作的必经之路。 “那时我还小,只知道帽子上有五角星的那些人时常成群结队地来往于我家,我的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以及村里各家各户乡亲经常为他们烧水煮饭;这些人对村民们很好,离开的时候总是要给爸妈和村里各家付钱的。”吴志赞回忆说,他11岁到欠坑村读私塾,才知道常来自己家的张队长(张立贵)是欠坑村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明白叶藩是游击队长,张立贵是副队长。” 1938年初,根据寿政庆中心县委“关于大力发展地下交通站”的指示,在三县多地村庄发展地下交通组织。而中心县委则通过众多交通员和接头户探听消息,摸清敌人动向,发展革命力量。经常往返于浙闽边界的叶藩、张立贵等在山头村成立了“交通站”。“我父亲吴先龄和同胞兄弟吴先郑、吴先洪、吴先科、吴先举、吴先玖等人加入了地下交通站组织,我的哥哥吴志炉、堂兄吴志盈、吴志加、吴志通、吴志堂等人成为站里的小交通员。”由于山头村背靠福建寿宁,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当地人对山路、地形和隔壁乡村情况熟悉,因此这个地下交通站作用极大,任务异常繁重。他们在严寒酷暑里、风霜雨雪中,为革命送信、巡逻在崇山峻岭之间,站岗放哨在山岔路口旁。 为了革命胜利乡亲们贡献很大
由于范式人、左丰美、叶藩、张立贵等率领的革命队伍经常往返于山头村,村民们已与红军指战员结下了深厚情谊。因此,全村人接受红军革命思想的熏陶多了,支持革命的立场自然更加坚定。据今年89岁的山头村老支书吴存炉回忆:红军游击队之所以常驻山头村,主要是山高林密、地势相对平坦,加上地处省际边界,队伍容易隐藏和突围等诸多优势。“我们村的后山顶就属于福建的,村子里的人经常上山帮助游击队搭建临时住棚,妇女们在自家为红军煮饭烧菜,再由交通员们送上山……”吴存炉回忆说:“红军的大领导也来过几次,一般是在村里作短暂的停留,开个会就离开了,只有范式人、左丰美、叶藩、张立贵四人和乡亲们最熟悉,张立贵的外号叫‘张老吆’……” 吴志盈、吴志加、吴志通3名小交通员由于机智勇敢、不怕苦累,是游击队的得力助手,经常为队伍带路送信来往于庆景寿两省三县之间。 1988年1月10日,吴志盈老人在继子吴文平的陪同下,找到时任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左丰美同志的办公室:“当年我经常帮您带路、送信还记得吗?我的小名叫‘五岁’;那次我和吴志加连夜摸黑带您和沈宗文、张翼、宣金堂等首长前去景宁县穹岱村,在途经福建寿宁县横山村附近山岗时,不慎滑落山坡,当场昏迷过去。虽然左脚趾断落了两个,伤势很重,但苏醒后的我还是一拐一瘸地带着队伍前行……” “记得记得!”左丰美立刻站起身来,紧紧握住老农吴志盈那双长满老茧的粗手,许久不想松开:“为了革命胜利,你和山头村的乡亲们贡献很大!”左丰美含着泪水深情地说。当他得知吴志盈的左脚因为革命留下残疾时,迅速与庆元县有关部门取得联系…… 面对“白兵”严刑拷打英勇不屈
1937年秋,中共闽东特委通知各地红军游击队集中进行整编。活动在寿政庆边的范振辉和叶藩接到通知后,经调整由范振辉留守原地坚持斗争,叶藩率独立营一部约70多人,绕道庆元打算转赴宁德。当队伍开至庆元江根时,遭浙江、福建两省国民党保安队和大刀会500多人重重包围。由于游击队没有思想准备,猝不及防,致使伤亡过半,队伍被打散。叶藩只身往熟悉的山头村方向突围,在途经杉坑村时,被保长胡发兴发现。 顽固不化的胡发兴迅速向尾随追来的保安队报告,并揭发出帮助叶藩突围的山头村交通员吴志炉和吴志通。此时,已向后洋村方向追去的国民党保安队百余人,在胡发兴的指路下立刻调头向山头村进发。在半道上,知情的山头村民吴先玖(吴先玖幼年过继于寿宁县坑底乡浩溪村)灵机一动,他只身往寿宁欠坑方向飞速跑去,边跑边喊:“快跑,‘白兵’追上来了……”敌人紧追吴先玖约两华里后才悟出上当了,于是当场将吴先玖击毙山中林间。接着,保安队将山头村团团包围,吴志炉被指认后,先是被保安队五花大绑吊在树上拷打,紧接着又是老虎凳、又是竹尖刺穿脚趾,又是灌辣椒水……要他招认叶藩的藏身处。 面对敌人的种种种残暴酷刑,吴志炉始终宁死不屈。约两个小时后,时任白柘洋村保长的吴志厂在乡亲们的说服下赶到山头村。当保安队准备烧掉房屋时,身为保长的吴志厂出面求情,以3000元所谓的“担保金”,才幸免于这场烧杀劫难…… 说着说着,历经苦难年代的山头村老支书吴存炉老泪纵横:“总之,在战争的漫长岁月里,山头村民支持红军的革命故事几天几夜也讲不完。”站在“军徽闪耀光荣村”纪念碑前,吴存炉感慨道:“‘红色精神’能在山头村代代传扬,这是我最大的欣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