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丽水日报》
◎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2019 > 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 > 新闻报道 > 县(市、区)  正文

龙泉解放纪述

丽水网 - 来源: 龙泉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9-05-13 14:51
编辑:莫晓鸿 | 责任编辑:胡蕴韵

  1949年5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五兵团16军47师140团、141团解放了龙泉,古老的山城获得了新生,龙泉人民迎来了黎明,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一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出了《奋勇前进,解放全中国》的命令,蒋介石吹嘘的千里长江防线顷刻崩溃,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向江南挺进。第二野战军渡江后,即遵照刘、邓首长的指示,开始了千里追击,直奔浙赣线,以截断国民党军沿浙赣铁路南逃的退路。其中三兵团11军33师和12军34师沿安徽屯溪、浙江遂安(今属淳安)直捣金华。5月7日解放金华后,即沿金丽公路追歼国民党第六兵团李延年残部和13兵团李弥残部,于5月上旬解放了义乌、永康、缙云、丽水。11军32师则从龙游出发,沿公路向南猛追,于5月8日、9日解放了遂昌和松阳。

  二野五兵团16军47师由赣入浙后,也于5月上旬解放了开化、常山、江山、衢县等县城。当时的温州已被浙南游击纵队于5月7日解放,因此,南逃的国民党军只得沿丽浦公路经龙泉向福建方向窜逃。为了截断国民党军的退路,五兵团16军47师140团、141团又奉命从江山出发,日夜兼程,沿小路南下,经过遂昌王村口,向龙泉县城逼进。

  二

  解放前夕,龙泉山城一片混乱,每天都有窜逃过境的国民党军纠缠当地政府要粮草。5月9日有国民党宪兵部队乘车窜逃过境,当晚县长黄恺元又接到丽水专员公署电话,说有五万军队要过龙泉。5月10日黄恺元召集吴文苑(省参议员)、柳子青(省参议员)、翁远祥(县商会理事长)、蔡文显(城镇镇长)等人开了应急会议。根据专署意见,决定成立军民合作站,指定蔡文显为站长,翁远祥当副手,专办过境部队的军需供应。开会期间黄恺元又接到丽水电话,说还有十万部队要经过龙泉。从5月9日到12日下午,国民党窜逃过境的部队川流不息。第18师经过龙泉时,师长刘绍周找县府索要军粮三万斤。黄恺元、蔡文显无法交出军粮,只好躲避起来,不敢露面。李延年、李弥残部及18师在龙泉过境时,就在城内、水南以及沿途乡村拉夫抢货,拆房屋,烧桥梁(小梅大桥),奸污妇女,抢吃群众食物,还将大便拉在群众的灶头上,真是无恶不作,群众非常愤怒。

  国民党龙泉县地方党政人员,见连日来大批国民党败兵过境,自知龙泉解放近在旦夕,个个如惊弓之鸟,各自准备逃命。国民党龙泉县末任县长兼自卫纵队队长黄恺元,4月下旬从收音机里听到解放军无锡前线电台广播南京解放的消息,深知国民党大势已去,在县府内整日长吁短叹,举止反常。为了躲避过境国民党军队纠缠,预防解放军的突然到来,从5月10日起便每夜避宿于离城一里许的清修寺内,并派一个分队的自卫队驻守保护。5月11日,国民党过境部队越来越多,风声越来越紧,黄恺元便决定走为上计。5月12日上午,他叫亲信中队长(同乡)伍方毅、县刑警副队长朱同圣及三名自卫队员,穿便衣、携短枪,护送他逃离龙泉县城,经过锦溪上锦村,在国民党龙泉县参议员林西园家投宿一夜。5月13日上午,当他得知解放军已进城,闻风丧胆,慌忙起身向住龙方向潜逃,经衢州黄石玄口,潜回老家遂安。县长一逃,城镇镇长蔡文显也迅速携眷逃往石达石农村躲藏起来。在城里的地方反动武装有三个自卫中队,约200多人,及几十名警察和商民自卫队,此时也乱作一团,除了少部分顽固派坚持要留在城里踞守,其余的也于5月12日向石达石、周际方向避逃。在逃离时,还将水南渡口的渡船全部掳到大溪南岸,企图阻止解放军的追击。

  三

  中共龙泉地下党组织,在积极准备迎接解放。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龙泉是浙西南游击根据地的中心地区,抗战初期党的活动非常活跃,曾有“浙江的延安”之称。虽然经受过国民党三次大规模的“清剿”,党的特委、县委机关多次遭到破坏,但党的基层组织仍然在活动。1949年2月,闽浙边地委所属的松(溪)浦(城)龙(泉)庆(元)工委及其领导的游击队,在龙泉的南部乡村开展活动,配合基层地下党组织,打击了国民党的基层统治。此时,中共浙南特委也正式批准建立中共龙泉安仁区委,作为青景丽县委的下属组织。区委在做好组织发展工作的同时,通过交通员把上级党委下发的《浙南周报》《目前的形势与任务》等资料及革命标语,分发给基层党员学习、张贴,教育、鼓舞了党员群众。

  解放前夕(5月7日),青景丽县委又给安仁区委送来指示信,要发动群众,积极做好迎接解放准备。信中说:“一、加强组织农联会、妇联会,组织担架队、运输队,帮助解放军支援前线;二、组织农民自卫队,动员农民自卫队监视敌人的行动;三、对安仁区的情况要多多告诉,加强了解”。安仁区委接到信后,即召开会议,分头传达到基层组织,同时,一方面发动群众,联络人员,组织担架队、缝洗队等,另一方面抄写革命标语,分头张贴,为迎接龙泉解放,积极做好组织上、思想上的准备。

  四

  5月13日凌晨,解放军47师140团、141团抵达龙泉县城外围,即兵分两路,东路过城北经梧桐口沿云龙公路向龙泉县城发起正面攻击;西北路沿小路过岩樟,经岭坤向县城背面包抄。此时,县自卫队一个中队正踞守在九姑山碉堡中。解放军要进城,必须先拿下这个碉堡。于是解放军组织一个小分队埋伏于碉堡四周,待机行动。恰巧自卫队中队副周三鹏在碉堡内闷得难受,走出碉堡想透透新鲜空气,突然响起了“不许动,缴枪不杀!”的喊声,吓得他魂不附体,举起了双手,并传令碉堡里的人投降。碉堡里的士兵不得不拽下机枪套筒和步枪机柄,全部缴了械。攻城开始,解放军向城里发射了两颗警告炮,对城内的守敌发出了警告。到了拂晓,部队进入县城,没有遇上任何抵御,兵不血刃,解放了龙泉县城。其实,当时城里除了老百姓,国民党军队、党政人员已事前逃离县城。

  解放军入城后,士气高昂,纪律严明,待群众亲如兄弟,各处群众扶老携幼,群集欢迎。

  在140团、141团解放了龙泉的同一天,三兵团11军32师94团团长涂学忠带领该团的主力沿丽龙公路经云和随后赶到龙泉,但到时龙泉已经解放。为了追歼逃敌,解放军派出小部队分头往八都、小梅、安仁方向追击,俘虏国民党残部2000多人,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

  龙泉解放后,紧接着成立了龙泉县军事管制委员会和龙泉县城防司令部。47师政治部主任李树荣同志兼任军管会主任,唐成海同志兼任城防司令部司令员。又组成了龙泉县临时人民联合办事处,办公地点设在原国民党龙泉县政府内。5月14日,军管会贴出安民告示;城防司令部贴出公告,收缴一切隐藏在民间的武器弹药。这时,一批地下党员,也从农村各地赶到城里,向军管会出示证件,要求分配工作。军管会吸收他们在临时工作队工作,带领学生、知识青年上街宣传,恢复秩序。

  5月15日,军管会在公众运动场召开有各界人士群众一千多人参加的庆祝大会。军管会主任李树荣在会上宣告龙泉解放,接着讲了解放的意义和当前的形势与任务等。群众听了扬眉吐气,得到莫大的鼓舞。军管会解散了一切反动党团组织,封存了城乡公有粮库、盐仓,接管了银行,整顿了市容。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安定了人心,一些到乡下躲避战乱的群众纷纷回城。逃往乡下的县自卫队、商民自卫队,慑于解放军的威力,也不得不回城缴械投降。原有一小股自卫队于解放前夕逃往宝溪山区,准备上山为匪,军管会得知消息后,即派人并利用意欲立功的原国民党龙泉公安局某股长一起前去宣传党的政策和劝降,结果劝降成功,全部缴了械。还有不少县政府中的旧职员回来向军管会报到。社会上复工、复业、复课,秩序井然。

  五

  李树荣、唐成海同志在龙泉工作了半个多月,奉命要去执行新的任务,就电告处属特委派干部来龙接管。

  5月31日,中共处属特委书记傅振军和曹景垣带领四十多人来到了龙泉。6月初,曹景垣等同志与解放军办了接交手续后,唐成海同志即率部向大西南进军,李树荣同志在此之前已被派去福建浦城任军管会主任。

  6月5日,龙泉县人民民主政府宣告成立,曹景垣同志任县长,楼发同志任副县长。

  7月1日,县人民民主政府改称县人民政府。

  7月16日,中共处属特委,分配57名南下干部,由王子欣同志带队来龙泉工作。同月成立了中共龙泉县委,上级党委任命曹景垣同志为县委书记,王子欣同志为副书记。

  一批地方干部和南下干部一起开了个团结大会,然后分别分配到县、区担任党政领导职务。

  解放初,百废待兴,又逢粮荒,政府筹粮筹款,帮助广大群众度过了难关。入冬,农村开展了减租减息运动。1950年开始,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全县人民进行了剿匪、反霸,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抗美援朝,民主建政,“三反”“五反”运动,巩固了新政权,发展了国民经济。

  (作者:张学新,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

 

如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电话:0578-2127345),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